家具吹响涨价集结号 提价恐非突围良方

往期回顾>>APR 29 47

PChouse业界频道出品

一众家具"五一"前涨价

原材料上涨、人工费用上涨、物流运输费用上涨……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众多家具卖场赶在五一促销旺季前做好提前涨价,这是应对成本上涨亦或便于促销,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显然,迫于各方面成本上涨的压力,家居企业为保障利润,作出合理的调价也是必然之举。据调查发现,博洛尼3月前已经上调了价格,幅度在10%—15%;今朝装饰在3月份也对产品价格上调幅度为5%左右。另外,意风家具预计在4月末,将原本保持的8折折扣提升至8.5折,北京雅栖卓尔功能沙发于4月26日再次调整价格,价格上涨约在10%-20%之间……[详情]

家具刮起"涨价潮" 价格节节高
建材涨价后遗症 实木家具涨幅或达20%至30%

近日,"五一"节前后家具产品要涨价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家具产品售价与建材原材料、运输和人力成本联系非常密切,水涨自然船高。

由于建材原料的涨价,导致生产链的下游——家具产品也水涨船高。据悉,欧派厨柜将在4月底推出新的目录册,价格体系会全面上调,比例在10%至15%。总体上,实木家具产品价格比年前会上升20%至30%,板式家具价格上升幅度小一点儿,但也不会低于5%……[详情]

家具五一前扎堆涨价 消费者需理性看待

具五一前扎堆涨价 消费者需理性看待 家具、橱柜、陶瓷、木门等领域的一些品牌家居企业,"五一"前后均将对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价格调整。不降价反而涨价,将是今年五一众多品牌企业的不二之选。

对于品牌家居企业的涨价举措,专家建议消费者应该理性对待,"一分钱一分货,要买好品牌好产品,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就应该有相应的支付" ……[详情]

家具"通涨" "涨"之有道?
解读四种装修套餐 家具业涨价企业讳莫如深 到底该不该?

清明小长假过后,记者走访各大家居卖场发现,各家具产品价格已经"隐形"上涨。

对于这种低调涨价的举动,记者采访了一些群众,大部分群众都表示有些不满。"现在通胀、人力成本增加导致家具涨价我们消费者也能理解,但是卖场涨价也需要让我们知道,我们也会理性选购的……卖场价格透明化,能保障卖场利润和消费者的知情权"……[详情]

"涨"之有道:产品不妨多些节能设计多点附加值

无论涨价一事怎么被企业、卖场操操纵着遮遮掩掩,今年原材料价格与人工成本的大幅提升是无法忽略的现实。

理性看待涨价,商家可以通过一下做法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首先涨幅一定要合理,一方面要能减轻企业的生存压力从而保证产品品质,另一方面也要让消费者更易接受。其次家具多点节能设计,这等于是间接降低因原材料上涨而引发的成本压力。最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如延长售后服务年限、免费清洁保养、定期升级五金件、定期回访客户等。这些也是消费者消费的理由......[详情]

相关调查
  • 1.你有留意到五一前家具集体涨价现象吗?(单选)

    有。

    没有。

  • 2.你认为家具涨价最主要的原因是?(单选)

    原材料价格上涨。

    劳动成本增加。

    通货膨胀。

  • 3.家具涨价会影响你的购买决定吗?(单选)

    会。

    不会。

  • 4.你可以接受家具涨价的幅度是?(单选)

    10%以下。

    20%以下。

突围"涨价潮" 企业尚可另觅良径
建材暴涨50% 提价并非市场突围的良药

2011年,大部分家居企业都将第一目光放在了提高产品价格的突围成本上涨的的危机上,造成家居行业内"涨"声一片。

说起涨价,很多行业人士都会发出发出"涨与不涨都是两难局面"的感慨,提价变成一种危机。家具企业一边不敢贸贸然涨价,怕冲击市场的企业,而另一边又想要释放成本压力,则把压力完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企业,那么就会失去市场这个最终的庇护伞。因此,,面对两难选择,企业还有他路可选…… [详情]

突围有道:企业可另觅良径

在这个优胜劣汰的时代,家具企业该如何在危机重重中,既能突围涨价困境,又能找准一条金光大道呢?

涨价能解决一时燃眉之急,却不能解决日后材料、劳力、物流等各方面成本的上涨趋势。要先立稳脚跟、保证利润,只有寻求新的路径。对此,专业人士总结了一下几个突破关键词:立足于产品质量;保障更好的售后服务;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薄利多销,广开"源"路……[详情]

最新专题
红木家具 办公家具在变脸

办公环境的舒适程度愈发受到关注……[详情]

上期回顾
掌上明珠电子商务

掌上明珠家具近段时间试水电子商务踏新征程 ……[详情]

涨价——成了家具企业应对成本上涨的选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提价不是长远之计,只有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立足于产品质量、保障更好的售后服务、完善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薄利多销、广开"源"等途径才能根本平衡企业和消费者的利害权益。

网友留言
策划团队策 划:陈景清编 辑:陈雪婷实习生:卢建仪设 计:吴烽琪制 作:林哲芳